2007年10月12日 星期五

白色巨塔?!?

借一位小姐的文章來解釋一些疑慮,我們願意花時間用蝸牛的速度慢慢打字僅僅是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請不要質疑我們是在為醫師辯護!

全文頗長,簡言之,這位小姐有一顆大臼齒蛀了,醫師告知流動樹脂填補較易有續發的蛀牙,建議用3D齒雕修復。以下是她提出的一些問題: 雖然節錄下的文字有些冗長,但因不想改動原作者的質疑,還是維持原字句!


Q: 我覺得這件事情的問題點,在於 醫生要將我們牙齒挖了一個大窟窿前, 為什麼都沒有先預告一聲?而是先斬後奏。

A:醫師發現蛀牙時,很多時候蠻難預期洞會有多大,X光上顯示出來的蛀牙一般都比實際上要小,因為牙齒脫鈣超過百分之三十才會再X光片上顯現一點點陰影。另外牙齒的結構也會造成蛀牙遠比肉眼可見要大的多 當去除蛀牙時,勢必會損失更多一些的齒質,結果常常就是一個大洞。

Q: 詢問同事們看牙經驗,發現一位同事跟我情形一樣, 但她補牙的整個經過都在健保給付裡頭,沒有多花費一毛錢, 事後也都復原良好,我被她的經驗給狠狠嚇到,開始質疑,那為什麼情形一樣, 處理上和費用上南轅北轍?

也有網友因自身經驗質疑,明明可以用健保去補,就一直叫你用三D齒雕補, 為什麼醫生要大力推薦?因為那一台三D齒雕補就要好幾百萬,醫生為了要回收快,當然要讓病人當凱子, 很沒醫德,有可能蛀的小,但醫生會把洞磨大,再跟你說你蛀的很大洞, 感覺醫生根本不是打從心底裡想幫病人作治療,只想要怎麼讓病人做自費的三D齒雕。

A. 牙醫師與每一個行業一樣,有好有壞,好壞的程度絕不是像電視裡一樣,黑或是白,應該說是像一連串連續的灰階,有些人趨近於白,有些人趨近於黑,但幾乎大部分的人介於其間,端看怎麼定義!! 大部分醫師心中自有一把尺,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其實蠻不公平。患者本身也可增進一些知識,一方面較能與醫師溝通作出選擇,另一方面也較能保護自己。

蛀牙 治療的方式有

1.填補(複合樹脂,銀粉較常用)-費用最低,強度最弱,邊緣拋光平滑程度差,適用於蛀洞小,牙齒結構較好時

2.Inlay(內鑲嵌體)(黃金,全瓷)-一體鑄造,強度邊緣平滑程度好,適於蛀洞小,牙齒結構較好時(尤其是2-3面







3.Onlay(外鑲嵌體)(黃金,全瓷)-蛀洞大,牙齒結構較差的情況適用,目的在保護脆弱的牙齒結構部份,可視為部份牙套






4.牙套(黃金,金屬燒附瓷牙,全瓷等材料)-結構太差時,需全部覆蓋,以防牙齒裂開






醫師應按照臨床上的損害程度與殘餘齒質及其他臨床條件提出可行的建議 ,與患者討論與作成決定

以上只是簡單的原則,詳細的介紹另文發表,以免過長

沒有留言: